安徽郎溪:早茶搶“鮮”開采 茶農與時間賽跑
茶友網(wǎng)首頁 個人中心
下載APP 下載APP
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
一頭大象-普洱茶

安徽郎溪:早茶搶“鮮”開采 茶農與時間賽跑

春風拂過,山崗染綠,茶芽噙露而生。3月17日清晨,安徽郎溪縣凌笪鎮(zhèn)下吳村的烏牛早茶正式開園采摘!茶農們爭分奪秒,搶摘今春第一抹嫩芽,開啟了一年一度的“春茶搶鮮戰(zhàn)”。

晨光微熹,茶園里的忙碌身影

清晨的凌笪鎮(zhèn)下吳村高山茶園,采茶工們早已穿梭在層層疊疊的茶壟間,他們腰系竹簍,指尖翻飛,搶摘今春的第一抹嫩芽,烏牛早茶作為特早生茶樹品種,比普通綠茶早上市15-20天,芽頭嬌貴,最佳采摘期只有8到9天,素有“江南第一春”的美譽。

采茶工呂大姐手指在茶尖輕巧一捻,一芽一葉的“雀舌”便落入簍中,她笑著說:“今天還有點冷,茶葉還有點小,我們一天最多能采兩三斤,不過,現(xiàn)在的茶葉肯定很香,因為是剛剛上市的早茶!”

安徽郎溪:早茶搶“鮮”開采 茶農與時間賽跑

烏牛早茶的“早”秘訣

俗話說“雪落高山,霜打平原”,農場負責人黃永新介紹,為了防止早茶遭遇倒春寒,烏牛早茶特意選種在坡度45度以上的茶山上,陡坡地形能讓冷空氣順坡而下,避免寒霜凍傷茶芽,采摘的鮮葉經(jīng)過攤晾、殺青、理條等多道工序,最終化作清香的“明前茶”。

去年,農場的干茶產量突破6噸,產品遠銷蘇浙滬高端市場,黃永新自豪地說:“這個茶葉叫烏牛早,為什么早一點呢?是因為種植的時候經(jīng)過專家的引導,從安徽大別山引進的,趕早市,種植要求坡度要達到45°以上,不然容易倒春寒,這個茶葉效益很好,不愁賣!”

安徽郎溪:早茶搶“鮮”開采 茶農與時間賽跑

小茶葉撐起大產業(yè),鄉(xiāng)村振興在路上

近年來,凌笪鎮(zhèn)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,大力發(fā)展茶產業(yè),推動鄉(xiāng)村振興,通過完善茶產業(yè)鏈,打造本土特色品牌,如“兔子嶺”“伍員雪珍”“上馬石”等,不斷提升產業(yè)附加值,讓“小茶葉”撐起“大產業(yè)”。

郎溪縣農業(yè)技術服務中心主任汪浩表示:“下一步,我們將在縣委、縣政府的領導下,更加深入地把我們的茶產業(yè)引向標準化發(fā)展的道路,增加農戶的收益,為鄉(xiāng)村振興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?!?/p>

來源:郎溪發(fā)布